“21世纪教育在线题库”载
淡墨《戈壁的月光》做成的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戈壁的月光
淡墨/文
①2005年9月初,我和几个朋友在戈壁滩上有过一次短暂的旅行。当我们一头扎进戈壁的怀抱,那是什么样的感受和情景?当我们突然看见那些寸草不生的石化荒漠,我们的心,陡然凉了。
②没有突兀,没有耸入云天的大山,一律都是坑坑洼洼,不高不矮的坎坷和不平。没有河流的呐喊,天上的白云干涩得挤不出奶水、没有小轩窗,没有芭蕉美人,没有布谷鸟的催促,三月的樱花不在这里发表桃色的小令……只有芨芨草在晚风中颤栗。
③在这里,绿色比金子还要珍贵。就连沙漠神树胡杨,也很难找到扎根的地方了。想要种活一棵树么?真比养活一个孩子更难,被死亡围困了的生命,自始至终都在想法突围。戈壁简简单单的一声咳嗽,也会喷出满天的浑黄,这真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啊。有谁,敢于迎着朔风在这里站成一棵树?
④石头像一群黑色的大鸟,天天在这里孵化苍凉和孤独!辽阔,比死亡还要辽阔!你说这里没有水么?在这里卧底的沙石,却随时都在兴风作浪。沙尘暴在这里冲冲撞撞,狂浪得就像疯了的野兽。很受伤,石头却流不出血来。喊疼,瀚海开不了那个口。力和意志,在这里被禁锢了很久,很久。孤独,那是幽闭在骨头里抓挠不到的疼。常常让人想起汉朝那些戍边的将士,常常让人想起彭加木。
⑤有一幅美丽的风景,那叫大漠孤烟直。
⑥有一种透明的忧伤,那叫春风不度玉门关。
⑦读戈壁,常常让人心生一种伤痕累累,困顿潦倒,英雄落寞的无奈和孤独。
⑧不过.不管你把戈壁描绘得如何苍凉,如何的成了极地和无人区,可在这荒凉而寂寞的大戈壁,我却真的被这儿的月光所感动了。
⑨那天晚上天气晴和,月白风清,我们在戈壁上围着一堆篝火吃自助烧烤。当时,我偶尔被戈壁滩上清幽的月光吸引了,便离开了众人,到远离篝火地方找一块石头坐下来,独自享受戈壁宁静的月夜。
⑩此时此地,整个戈壁都洒满了月光,那月光皎洁而又朦胧,这完全是一种美的境界,诗的氛围了。那银汁般的月光从天边倾泻过来,戈壁就像镀了一层银汁似的,连那丑陋的石头也都变成一个个瑰丽的元宝了。遍地的砂砾,恣意地流淌着清幽幽的月光。在这戈壁滩上感受月光,你会有一种独特的感受。戈壁的月光如霜似雪,给你一种透彻心扉的冷,那种冷,是骨子里的。戈壁的月夜,显得特别的宁静,静寂得好像一切都凝固了似的。
(11)戈壁的月光,不是“山月入松金破碎”的那种散金碎银,也不是朱自清荷塘里那块度巴巴的月光,戈壁的月光充斥一切,包容一切,融化一切,好像眼前的一切都化为月光了。这里,除了月光,似乎什么都不存在了,连我自己也都消融在月光里去了。这里的月光,没有被古宫的琉璃瓦修饰过,没有被树阴摇曳过,没有被田野阡陌分割过,那是一种从混沌和粗犷中沉明出采的纯净,是戈壁毫无杂质的生命底色。
(12)戈壁的月光,一个劲儿的白,雪一样的白,灵魂一样的白,薄薄的,一种透明而浑然的禅意。这戈壁滩的月光,被苦难打磨过,被命运折磨过,被爱情纠缠过,被歌谣抚摸过。戈壁的月光,那是沉寂千古的爱恨.醇化后的结晶,是大戈壁缠绵悱恻的灵魂。至此,我似’乎读到了戈壁 最柔软、最抒情的部分,那里凝结着大悲苦、大孤独也孕育着大希望。这样的月光贴在你的身上,就像有一种浩渺的精神附体了似的,你会觉得神清气爽,心灵一下子就通透起来。
(13)坐在戈壁的一块石头上,我的心灵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冥想之中,许久,许久,才从那月光的融化中回过神来。当我正要起身回到篝火边去时,却看见有两条沙蜥从石缝里爬了出来,我明白,在洞穴里忍受了一天酷热的煎熬,小生灵是趁着月光出来纳凉来了。我仔细端详,却见这两条沙蜥互相追逐,互相嬉戏,在沙地上作圆圈状的追逐和游戏。两条沙蜥,一雌,一雄;一阴,一阳,在这粗砂地上作圆圈状的互相追逐和旋转,这倒有点像那一图天人合一的太极了。见此情景我的心为之震动:在这混沌荒凉的大戈壁上,有两条沙蜥,正在月光下演绎惊天动地的生命和爱情。
(14)啊,戈壁滩上多么美好,多么动人的月光!
(15)是啊,戈壁是神圣的。也许你会说戈壁是块不毛之地,可你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只没毛的母鸡,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三时,它就为中华民族抱(爆)出了一个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蛋(弹)。
(16)穿过时光隧道,张骞从这里走过。
(17)玄奘从这里走过。
(18)一队队驮着丝绸的驼队从这里走过……
(19)沐浴戈壁的月光,读昨天前人在戈壁滩上留下的那一行深深的脚印,我的心顿时热了,戈壁,其实并不荒凉。
(选自《2013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
【小题1】阅读文章,概括戈壁月光的特点。(5分)
【小题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5分)
没有河流的呐喊,天上的白云干涩得挤不出奶水,没有小轩窗,没有芭蕉美人,没有布谷鸟的催促,三月的樱花不在这里发表桃色的小令……只有芨芨草在晚风中颤栗。
【小题3】段中关于月光下两条沙蜥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文章开篇,作者写“我们的心,陡然凉了”,结尾又说“我的心顿时热了”。这一“凉”一“热”包含作者对戈壁的感悟。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感悟的理解。(8分)
答案:
【小题1】①戈壁的月光皎洁又朦胧,营造出美的意境和诗的氛围;②戈壁的月光传递一种寒冷,衬托出月夜的寂静;③戈壁的月光充斥一切,包容一切,融化一切;④戈壁的月光纯净,是戈壁的生命底色;⑤戈壁的月光洁白,凝结大悲苦、大孤独和大希望。(一点1分,未分点作答,按内容给分)
【小题2】①运用排比和比拟的修辞方法,通过“没有……”营造的画面重复,通过“呐喊”“催促”“颤栗”将河流、布谷鸟、芨芨草人格化,通过“挤不出奶水”把白云拟物,通过“没有……”和“只有”的对比,充分形象地表现了戈壁的荒凉(3分,写出两种以上手法及分析可得全分)②语言富有诗意,借助“小轩窗”“芭蕉美人”“布谷鸟”“小令”等古典诗歌的意象和术语,营造一种诗意氛围。(2分)
【小题3】①沙蜥一雄一雌在沙地上转圈,追逐,嬉戏,留下生命的痕迹,展现了戈壁滩上生命的活力;(2分)②为下文写戈壁滩留下人类活动做铺垫,也与文章结尾戈壁并不荒凉契合;(2分)③从侧面烘托了戈壁月光的美好、动人,丰富了文章意蕴。(2分)
【小题4】①戈壁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河流,没有树,没有春色,只有石头、黄沙和狂风。这里,作者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荒凉和孤独。(3分)②戈壁的月色美好、动人,前人曾在这里留下跋涉和创造的脚印。这里,作者感受到生命经历悲苦、孤独后的希望和活力。(3分)③由凉到热的心理变化是作者由浅入深了解戈壁的过程,也是作者走进生命本质的过程,荒凉的环境不能抑制人类跋涉创造的脚步,这种感悟是对人类追寻理想和抗争精神的赞颂。(2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物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描写戈壁月光的相关语句及语句,然后将描述性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修饰性的语句可之间提取,由题干可知,本题只需概括,不用具体分析。答题区间可从第10段开始找,如“那月光皎洁而又朦胧,这完全是一种美的境界,诗的氛围了”可提取出“皎洁和朦胧”“美的境界”“诗的氛围”作答;“戈壁的月光如霜似雪,给你一种透彻心扉的冷,那种冷,是骨子里的。戈壁的月夜,显得特别的宁静,静寂得好像一切都凝固了似的。”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为戈壁的月光通过冷来衬托夜的宁静。第
11段“戈壁的月光充斥一切,包容一切,融化一切,”可之间提取作答;“那是一种从混沌和粗犷中沉明出采的纯净,是戈壁毫无杂质的生命底色”可从纯净、无底色的角度概括;第12段“戈壁的月光,一个劲儿的白,雪一样的白,灵魂一样的白,薄薄的,一种透明而浑然的禅意。……我似乎读到了戈壁 最柔软、最抒情的部分,那里凝结着大悲苦、大孤独也孕育着大希望。”可从月光的白与凝结着大悲苦、大孤独也孕育着大希望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在感知语句内容的基础上,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表达的内容,再结合着作者的情感或写作意图分析作答。由三个“没有”的句子可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通过“呐喊”“催促”“颤栗”将河流、布谷鸟、芨芨草人格化,通过“挤不出奶水”把白云拟物,通过“没有……”和“只有”的对比,充分形象地表现了戈壁的荒凉的特点。从运用的意象来看,“小轩窗”“芭蕉美人”“布谷鸟”“小令”等古典诗歌的意象和术语,均富有诗意,故可从营造诗意氛围的角度概括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此类题一般要从描写的一般性作用角度,从内容和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描写一般具有渲染氛围,烘托形象特点,为下午做铺垫,揭示主题,交待背景等作用。本题中对沙蜥的动作和细节描写,表现出了戈壁的生命力,从下文对人类活动的描写内容来看,此处也起着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从写作主旨的角度看,此处的描写,起着衬托戈壁月光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探究文章主旨及写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分别概括作者写一“凉”一“热”时对戈壁的感悟,然后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分析人类对理想的追寻和对探索与抗争精神的赞美。“凉”是从作者对戈壁的环境氛围的感悟,表达出了对生命的荒凉与孤独;“热”是对戈壁月光的美好,人类曾经留下的痕迹的感悟,表达了希望与动力;通过前后的感受对比,从而突出了再荒凉的环境也阻挡不住人类的痕迹,从而将作者对人类的探索与抗争精神,对理想的追求的赞美表达出来。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试题 :2015届安徽省亳州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原载:“21世纪教育在线题库”
《戈壁的月光》阅读答案 | 福清语文教育网
淡墨《戈壁的月光》高三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 豆丁网
附:戈壁的月光
淡墨
2005年9月初,我和几个朋友在戈壁滩上有过一次短暂的旅行。当我们一头扎进戈壁的怀抱,当我们突然看见那些寸草不生的石化荒漠,我们的心,陡然凉了。
戈壁,就是那么一块死不掉,但又活不过来的地方。在荒草杂陈的岁月中熬尽了心血,一个汉子就这样累到了,如今已是一面无法擂响的战鼓。生命的散板低调得很,不侍宠而骄,不大红大紫。但秉直的心性坦诚而直白,这里的死亡从来不设埋伏,敞开的胸怀就是那无边无际的瀚海,一次次的向生命出示黄牌!成天昏昏噩噩的,一发不可收拾的困顿和潦倒,总是慵倦得很,邋遢得很。那一动也不动的,是一滩总也睡不醒的石头;梦魇一样来来去去的,那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的风。
慵倦得很,慵倦得不想再站起来。
阳痿的雄性,无可奈何的愤愤不平。
戈壁,少沙,多碎石,可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恶性战争?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才有了如此碎尸万段的惨烈!沙,在这里扎人。石头,在这里坑人。有时,在风暴的怂恿下,这里的沙石和沙石也互相厮杀。那么,还有谁敢迎着朔风在这里站成一棵树?
没有突兀,没有耸入云天的大山,一律都是坑坑洼洼,不高不矮的坎坷和不平。虽然没有至高无上的目标可供顶礼膜拜,没有突兀的陡峭可以再塑英雄阳刚的性格,但这戈壁的死寂里又似乎隐藏着一种十分权威的神性,它会让你惶恐,让你敬畏和臣服。性格总是毛焦火辣的,烦躁得很,粗糙得很,倔犟得很,倔犟得不懂得弯曲,不知道掩藏,到处都是破绽,到处都是伤口。
在这里,清风明月是什么价?
穷,一滩石头。
富,一滩石头。
石头像一群黑色的大鸟,天天在这里孵化苍凉和孤独!辽阔,比死亡还要辽阔!你说这里没有水么?在这里卧底的沙石,却随时都在兴风作浪。沙尘暴在这里冲冲撞撞,喊喊杀杀,狂浪得就像疯了的野兽。在这无人区, 常常让人想起汉唐那些戍边的将士,常常让人想起彭加木。
一幅美丽的风景:那叫大漠孤烟直。
一种透明的忧伤:那叫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这里,绿色比金子还要珍贵。不要说芍药牡丹,就连沙漠神树胡杨,在这里也很难找到扎根的地方了。想要种活一棵树么?真比养活一个孩子更难!戈壁简简单单的一声咳嗽,也会喷出满天的浑黄,被死亡围困了的生命,自始至终都在想法突围。这真是“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啊。很受伤,石头却流不出血来。喊疼,瀚海开不了那个口。灵魂在这里很纠结,力和意志被禁锢了很久,很久。孤独,那是幽闭在骨头里无奈和耻辱,一种抓挠不到的疼。
读戈壁,常常让人心生一种伤痕累累,困顿潦倒,英雄落寞的无奈和感动。
那么,那一群可爱的藏羚羊呢?要是藏羚羊天天都能够在这里卷起一场黄色风暴,那该多么美好啊!美丽的小蹄子,在戈壁上敲出那么美好的,让生命感动的音韵。那音韵是荒漠对爱情的呼唤,是戈壁生命的脉动和心跳!可生命就像那荒漠上的袅袅余音,总是那么如丝如缕,总是那么辽远……
等,等绿营大军全部惨败后,那些坚忍不拔的罗布麻、骆驼刺、沙枣花……开始在这里重整旗鼓,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等戈壁迟到的春天。
可这儿的情景总是那样不如人意,总是那样牵动人心。没有河流的呐喊,天上的白云干涩得挤不出奶水,没有小轩窗,没有芭蕉美人,没有布谷鸟催春,没有发情的季节,三月的樱花不在这里发表桃色的小令……只有芨芨草在晚风中痛苦的颤栗。
嘿!羌笛何须怨杨柳?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了,不管你把戈壁描绘得如何,如何苍凉,戈壁如何如何的成了极地和无人区,可这性格粗糙而狂放的大戈壁,月光却很美。我倒是真的被这儿深沉而博大的月光感动了。
那天晚上天气晴和,月白风清,我们一伙人在戈壁上围着一堆篝火吃自助烧烤。当时,我偶尔被戈壁滩上清幽的月光吸引了,便离开了众人,到远离篝火的地方找一块石头坐了下来,独自享受这戈壁宁静的月夜。
也许是戈壁的苦涩和荒凉给我的第一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当眼前的戈壁出现了如此姣好的月光时,让我大吃了一惊。因为这阴柔美和阳刚的混沌反差实在太大了。一切都出乎我的想象和意料之外,这戈壁滩上的月夜实在太美好了。此时此地,整个戈壁都洒满了洁白的月光,那月光皎洁晶莹,透明而又朦胧,这哪里是什么荒漠戈壁,这完全是一种美的境界,诗的氛围了。那银汁般的月光从天边倾泻过来,戈壁就像镀了一层银汁似的,圣洁而美丽,连那些丑陋的石头也都一个个的变成瑰丽的元宝了。遍地的砂砾,恣意的斑驳倾泻着清幽幽的月光,戈壁上吹来一阵惬意的风,心情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好和清爽。
在这戈壁滩上感受月光,它会给你一种独特的感受。戈壁的月光如霜似雪,有一种透彻心扉的冷,那种冷,是骨子里的。戈壁的月夜,显得特别的宁静,静寂得好像一切都凝固了似的,宁静得会让你有些害怕。戈壁的月光,不是“山月入松金破碎”的那种散金碎银,也不是朱自清荷塘里那一小块廋巴巴的月光,戈壁的月光大气得很,无边无际,广袤无垠,坦坦荡荡的给你一个天地合一的银色世界,一片波澜不惊的银色海洋。这戈壁的月光就是这样具有穿透力,它充斥一切,包容一切,融化一切,好像眼前一切的一切都化为月光了,西部众神在这里站成了月光。这里,除了月光,似乎什么都不存在了,连我自己也都完全融化到月光里去了似的。戈壁的月光,说不出来的清纯皎洁,这里的月光没有被古老宫殿上的琉璃瓦修饰过,没有被光怪陆离的树阴摇曳过,没有被纵横交错的田野阡陌分割过,那是一种从混沌和粗犷中沉明出来的圣洁和纯净的原初,是大戈壁毫无杂质的生命底色。
戈壁的月亮,也不是我老家乌蒙山的那样的月亮。乌蒙山的月亮是我大山母亲衣兜里的一块摩挲得透明了的碧玉,而戈壁的月亮却是天穹上一个聚光的镜头,那是大宇宙在作光明的直播。
戈壁的月光,浩瀚至极,瑰丽至极,是神祗的目光。
戈壁的月光,一个劲儿的白,铺天盖地的白,白得那样大气,白得那样豪放!我想,那月光该凝结着怎样的大悲苦、大孤独和大希望啊。白,雪一样的白,爱情一样的白,少女的贞操一样的白,灵魂一样的白,薄薄的,一种透明而浑然的禅意。戈壁的月光,那是沉寂千古的爱恨醇化后的结晶,是大戈壁缠绵悱恻的灵魂。至此,我似乎读到了戈壁最柔软、最抒情的部分,那是困苦冷却后的疼痛和伤心。
戈壁,一个迟早都要站起来的男人。
我想,除了在戈壁,你还能在哪里读到如此动人心魄的月光?真的,那夜我是真的被戈壁的月光打动了,融化了。这戈壁滩的月光,被苦难打磨过,被命运折磨过,被爱情纠缠过,被歌谣抚摸过,这样的月光贴在你的身上,就像有一种浩渺的精神附体了似的,你会觉得神清气爽,心灵一下子就通透了。读这样的月光,你会觉得“春江花月夜”里那种月光实在是缠绵得有点书卷气,太小女子气了。在戈壁滩上读月光,我享受着人生的一种大寂寞和大孤独,身披一袭大自然的银袍,我完全融合到这戈壁浩瀚的月光中去了。真的,我从来没有这样兴奋过,痛快淋漓过,感恩过。
啊!戈壁的月光,大自然巍峨的魂魄,神祗的光芒。
坐在戈壁的一块石头上,我的心灵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冥想之中,许久,许久,才从那月光的神秘和朦胧的抚慰中回过神来。当我正要起身回到篝火边去的时候,却看见有两条沙蜥从石缝里爬了出来。我明白,在洞穴里忍受了一天酷热的煎熬,小生灵是趁着月光出来纳凉来了。我仔细端详,却见这两条沙蜥互相追逐,互相嬉戏,在沙地上作圆圈状的追逐和游戏。两条沙蜥,一雌,一雄;一阴,一阳,在这粗砂地上作圆圈状的互相追逐和旋转,这倒有点像那一图天人合一的太极了。见此情景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震:在这混沌荒凉的大戈壁上,有两条沙蜥,正在月光下演绎惊天动地的生命和爱情。
啊,戈壁滩上多么动人,多么美好的月光!
是啊,戈壁是神圣的。也许你会说戈壁是块不毛之地,可你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只没毛的母鸡,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三时,它就为中华民族抱(爆)出了一个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蛋(弹)。
穿过时光隧道,张骞从这里走过,玄奘从这里走过,
林则徐背负着壮志未酬饮恨终身的遗憾从这里走过,
一队队驮着丝绸的驼队从这里走过……
朔风卷战旗,驮着战争的马蹄也曾从这里疯狂的掠过,那是一页被大漠风翻黄了的历史。目睹戈壁那神性的光芒,读昨天前人在戈壁滩上留下的那一行行深深的脚印,我的心顿时热了,戈壁,其实并不荒凉。
(原载《散文百家》2013年第6期、《2013中国精短美文选》)
